不锈钢滤芯
>首页 > 产品展示 > 不锈钢滤芯
IG CHINA 2025国际气体展圆满收官创历届新纪录

时间: 2025-10-20 11:27:09 |   作者: 不锈钢滤芯


  6月18日至20日,IG CHINA 2025国际气体展在杭州大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并圆满收官。

  在此盛大举行并圆满收官。此次展会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活动和深刻的行业探讨,刷新了历届记录,为全球气体产业合作搭建起高规格、高效率的交流平台。

  开幕式上,500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行业盛事。其中,来自海外10个气体行业协会的领导以及300位企业家的莅临,为展会增添了浓厚的国际氛围。超过2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展览规模达到3万平方米,涵盖2号馆和3号馆两大核心展区,全方位呈现工业气体全产业链的新装备、新技术与新应用。

  2号馆内,制气全流程设备琳琅满目,深冷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天然气液化装置以及海水电解制氢装置等先进的技术设备纷纷亮相,制气辅助设备及材料、气体产品、气体分析仪、气体检测设备等也一应俱全,展示了中国在制气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

  3号馆则聚焦气体贮存及储运、自动充装、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及相关配套设备,工业气体低温贮罐、LNG贮罐、气瓶、杜瓦瓶等存储设备,低温泵、真空泵、汽化器等配套设备,以及气体信息化管理技术,如气瓶安全管理软件、电子标签、物联网等,体现了气体行业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开幕盛典上,备受行业期待的《中国气体产业链集聚区地图》正式对外发布。这份精心绘制的产业地图,为首批精选的100家靶标企业以及它创新产品搭建了精准对接国际市场的导航平台,为海外嘉宾和专业买家提供了全面且直观的中国气体产业链布局信息,成为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桥梁。

  同时,编辑出版的《气体人》致敬中国气体行业奋斗者一书也在展会现场首发。该书通过行业大佬和新锐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故事,生动记录了中国气体行业发展历程,也是对众多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从业者的致敬,在展会现场引发了强烈反响。

  “印尼国家主题日”活动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印尼上海总领馆总领事BERLINTO先生亲临现场,代表印尼政府向中外展商和贸易观众详细的介绍了印尼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政策,特别强调了鼓励中国公司参与印尼经济和产业发展开发的投资政策。印尼气体协会会长RACHMAT先生也在活动中深入剖析了印尼气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机会,详实的信息和精准的分析为展商和观众带来了极具价值的市场洞察,增进了中印两国气体行业的相互了解,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会期间的“气体人之夜”活动,加强了中外企业高层的互动与交流。借助行业协会的资源,推动了国与国之间的技术与商务对接,同时突出了国别文化交流的内涵,为全球气体产业的国际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2025工业气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参与。会议一同探讨工业气体行业在“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跨界融合和技术创新、紧密协同创新机制,市场机遇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宏观分析、微观中国电子特气将与IC产业“如影随形”与借助国别市场(印尼、韩国、印度、马来西亚和中东地区等)介绍开启国际视角的观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高端对话环节,与会者围绕绿色转型与全球合作展开深入探讨,一致认为国际合作与产业链协同是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呼吁行业加强协同创新,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应对全球气体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展会最后一天,即6月20日,海外专业买家热情参加,络绎不绝赶到展会现场寻求合作伙伴、对接供应商下订单,谈合作与预约参观工厂等。此次 IG CHINA 2025国际气体展让中外展会和买家收获满满,大家都表示期待下一年的盛会,继续推动全球气体行业的交流与发展。

  下一篇:“共襄盛会,共话水务行业新发展!”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与您相约武汉第六届长江水博会!共绘水务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蓝图

  应马来西亚气体协会的邀请,“中国气体企业出海万里行”组委会主任许欣于11月22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拜会了马来西亚气体协会会长冯木山并进行了深入交流。冯木山会长已接受许欣先生的邀请,计划于2025年6月带领马来西亚气体协会会员出席在杭州举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气体产业链展览交易会” (IG China)。

  共建绿色气体生态,共创低碳美好生活 林德重磅亮相2023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方式;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