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9-16 15:29:11 | 作者: 行业新闻
9月2日早间,CME“美联储观察”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下降至10.3%,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升高至89.7%,接近90%;美联储10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仅为5%,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49%;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46%。
8月12日中美就关税暂缓期延长90天达成共识,利于促进美国商家自中国预备秋冬及节日订单,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对冲了贸易前景的不确定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8月21日发布《关于2025年棉花关税配额外优惠关税税率加工贸易进口配额申领有关事项的公告》,用棉企业呼吁已久的滑准税进口配额增发终于“靴子”落地。滑准税配额数量为20万吨,且100%为加工贸易,仍实行“纺织专场”。对于纺织企业而言,滑准税配额降成本、提升棉制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突出,纺织企业信心继续回升。
8月初,被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9.2天,环比增加0.6天,同比增加5.5天;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预计,2024/25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将超过消费量约30万吨,占贸易总额的不到2%。这些棉花分布在众多港口,这些随便什么时间都能拿到的多余供应足以让买家放心,但还不足以形成市场供应大增。
纺织企业开机率开始止跌回升,湖北、山东开机率回升至70%附近,广东织布、印染端开机触底反弹。
近一周多来,规模以上棉纺企业产品去库存加快,郑棉CF2601月合约上破14200、14300等整数关口,大部分厂家棉纱报价试探性上涨,等待布厂消费终端确认。江浙C32-C40S棉纱试探性提价50-100元/吨,等待布厂确认。
美国棉花和纺织行业专家罗伯特·安特夏克日前撰文表示,棉花价格最近有所上涨,这是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前兆,还是只是一个暂时的行情?
消费者的购买决定会影响整个纺织品供应链。随着订单减少,工厂便减少购买棉花,供应链基本没库存积压,棉花工业库存慢慢的变少,但能够让工厂继续运转。这种谨慎的做法是价格横向盘整而不是大幅度下滑的原因。然而,棉花市场6月份的盘整到了8月可能会变成坐过山车。
美国的零售商继续应对2018年开始建立的关税壁垒。随着关税的提高,现在美国进口服装的平均关税远高于15%,是特朗普执政前的平均关税水平的三倍多。关税大面积上涨波及到整个供应链,导致工厂对原棉的需求减少,品牌商于是削减采购订单,并且更多地依赖混纺面料来缓解成本压力。
在整个太平洋地区,中国纺织厂要应对汇率下跌、出口订单不规律以及新加征的西方关税。人民币贬值部分抵消了美国关税的提高,但也提高了以美元计价的进口棉花价格,一些工厂开始闲置部分产能。欧洲自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规则的挑战。进口商只能推迟采购决定,宁愿减少库存,直到库存见底。
历史表明,全球棉花消费很少受到重挫,即使在2020年的疫情封锁期间,工厂的棉花使用量也只下降了14%,然后在12个月内恢复了一半,工厂需求3%的微小变化只会使棉花价格波动3-5美分。对需求影响更大的是情绪:一旦工厂相信竞争对手正在补充库存,他们就会加入,导致价格超前上涨。
天气仍然是决定棉花产量高低的最终因素。美国得州西部的降雨可以拯救一半的产量,而持续一周的干燥多风天气就可以使这些产量消失。巴西棉花出口供应快速增加。如果天气配合,今年巴西棉花产量可能超过400万吨。最后是政策,比如美国农业法案是否上调参考价格、中国储备棉轮出数量,以及巴西考虑为棉农报销运输成本等等。
目前ICE期货棉价似乎稳定在65美分左右,但历史表明,棉花价格仍有可能大幅度波动,以下是考特鲁克A指数的简单展望。
基本情况:天气晴朗,需求如果不受刺激,棉价就会稳定。进入收获期,随着工厂在春节前重新进货,价格逐渐上升到70美分左右。
看涨路径:美国得州干旱或消费支出猛地增加导致供应紧张,价格涨至90美分。
棉花市场的平静不会持续下去。目前,舒适的库存和温和的经济表明,现货的季度平均价格为75美分左右,高于期货,但低于去年的现货价格。然而,美国得州和巴西的天气、美国和中国的政策及贸易、还有全球消费者的情绪,这些之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在一夜之间使价格向上或向下变化10-15美分。
棉花价格的弹性会使市场自我修正。如果跌至60美分以下,美国种植培养面积就会下降;涨到90美分以上就会使化纤优势增加、导致棉花需求减少。中间的波动区间(约70至80美分)足够市场进行交易,但也窄到足以让每一个人保持警惕。
今年“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特征不明显,企业订单量及利润均不及往年。当地某企业提到,目前通过生产差异化产品获得一定市场空间,但随着参与企业增多,竞争压力正逐步加大。
在市场压力叠加“旺季不旺”的影响下,企业已采取多重措施积极应对。据介绍,为适应市场变化,企业通过“避峰用电”、“缩短开工时间”减少产能,减少相关成本。面对新疆纺织业带来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企业调整经营思路,依托交通便利优势,通过购买新疆优质棉纱降低产布成本,同时聚焦高端市场,生产高支纱以获取利润。
湖北一家受访纺织企业表示,目前开机率维持在7成以上,棉花原料和成品库存处于正常水平。由于纺织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企业仍处于亏损边缘。湖北相比别的地方用电成本偏高,平均用电成本在0.7-0.8元/度。即便加装了光伏,但规模有限,对降低用电成本的贡献也较小。由于受到新疆棉纱的冲击,当地企业也在谋求向混纺和化纤品种方向的差异化发展。
虽然棉纱线挂单/报价多数企稳,但新疆棉纺厂在纺纱利润偏低、对内销市场“金九银十”到来及8-10月份欧美圣诞节订单持续恢复的预期下,上调、修复纱价的意愿仍偏强。
一些纺企、棉纱贸易商表示,短期气流纺纱、C32-C40S等棉纱报价能否上涨关键看数家新疆大型棉纺织企业的操作。一方面,内地规模以上纺企的主流产品为高支高配普梳/精梳纱、差异化纱线、混纺纱等,避开了与新疆纱厂在40S及以下支数棉纱的竞争;另一方面,相较内地棉纱,新疆气流纺纱、中低支棉纱不仅配棉等级偏高,而且供货量大、质量稳定性高,再加上人工及其它成本优势,新疆纱厂具有很强的定价权。
从调查来看,近期新疆大部分纱厂订单较为稳定,开机率维持在8-9成,再加上2025/26年度新棉上市前疆内棉花供应趋紧的预期增强,棉纱报价或随郑棉CF2601合约的上涨而上调。
随着“金九银十”内销启动,叠加圣诞外贸补单,宏观暖风已起,旺季订单在路上,郑棉主力合约有上升空间吗?